邀請語言班日本同學來家裡用餐

NOV 21 2005

星期六中午,我們第三次邀請朋友來家裡聚餐。當天來的全是日本朋友,Kaori, Makiko, Hero和 Keiho. 

Kaoli是Mandy在語言班裡最熟的朋友,午休時總是坐在一起用餐。因為她先生在Davis進修,所以她跟著過來,同時學習英文。Kaoli有一張典型的日本臉,戴眼鏡,下巴尖尖的,很有氣質。在日本時住在所謂的studio, 也就是客廳、餐廳、廚房全都包括在一個大房間裡(日本居,大不易)。他們現在住的地方比起從前算好得多了,美國就是地大房子大。 

Makiko是日本三菱商社的正式員工,當我初次得知時,不由得肅然起敬。我問到她是否常常加班,她本人沒有;但是她的上司每天半夜三點才離開辦公室,早上八點又準時上班,聽得我目瞪口呆。雖然日本人工作認真敬業早有耳聞,但是竟然拚到這種程度,也難怪「過勞死」在日本是個重大議題。日本人對於份內工作的執著,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Hero是個交換學生,來自群馬縣。對日本動漫有所涉獵者,應當立刻聯想到一部以群馬縣為場景的漫畫—頭文字D,這也是我和Hero初次見面時拿來開頭的話題。Hero一心嚮往美國,在他結束一年的交換學生生活和日本母校的學業之後,他還想再回來美國繼續念書,甚至取得美國的居留權。他認為在日本的生活環境太無聊。連日本人也嚮往美國這塊“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始料所未及。不過以Hero現在的生活模式看來,他想要留在美國是難之又難。Hero常常跟著ABC的室友四處玩樂—不是去舊金山的pub玩耍,就是相約三五好友辦party。再者,他對於目前語言班的課程亦不用心。 

Kaiho也是交換學生,主修電腦科學。不同於Hero,Kaiho個性內向而害差。若沒有人向他搭話,他就靜靜地聽別人說話。從來也沒交過女朋友,是個純情的鄰家男孩。課餘在校內語言中心作日文助教。因為我也是個言求精簡的人,和他很投緣。 

我一直認為,既然身在國外,便要好好利用這個環境,多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以增長見聞、開闊心胸。看來家中飯局是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