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台休假感想

DEC 31 2005

從美國初次返台的休假,就這麼結束了。

坐在回Davis 的巴士裡,回想著這次的假期;

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天,倒也辦了不少事情。

台灣還是一樣的繁忙,信義路上的捷運施工,如火如荼的進行。誠品信義新館開幕,比起敦南總店更加寬敞雅致,又多了一個買書看書的好地方。

朋友之中,有從單身加入結婚一族;作爸媽的同學們把小朋友帶來,又長大了幾吋,和父母都長得一個模樣。下次回來,大概都可以開口說話了。

留學生返台,大概不外乎三件事:就醫,聚餐,購物。

就醫:美國的醫療實在是貴又花時間。以牙醫為例,從預約到看病要等好幾個月,而且光是補牙就得花上好幾百美元。離開台灣才知道台灣健保的好處,不但便宜,而且幾乎隨到隨看。愛台灣就從繳健保費開始,並且合理使用,別浪費醫療資源。

飯局:這段期間在家作菜請客兩次,在外聚餐三次,被招待二次,給家人煮飯好幾次。包括大學社團同學,國中同學,高中同學,親戚,美國語言班認識的台灣同學,之前工作上的朋友等等。之前在美國天天開伙,廚藝進步不少,順便給同學家人鑑定一下。所就讀的加州,亦以葡萄酒聞名,這次也帶了四瓶酒回來,以饗同好。

購物:買羽毛衣就花了我兩三個小時,逛遍師大附中對面的冬季用品店。高檔的Gore-Tex兩件式雪衣要7500,太貴。最後買了美國牌子Columbia店裡惟一的羽毛衣。藍色,肩部黑色部分有防水處理,五個口袋相當實用。在美國,買書很貴。奇怪的是,在台灣,一模一樣的課本,只要美國三到四成的價錢,不知道美國價格是貴在那裡。

最重要的,家人的陪伴,是人生最珍貴的資產。對於旅外學子來說,這種感覺更是深刻。沒有老爸的支持與協助,我大概沒有機會出國念書。老媽三不五時就打電話來噓寒問暖;在我們回國休假前,幫我們把床單被套先鋪好。老弟在台灣幫我搞定大小瑣事,當我們的後台。沒有這一切,生活會艱難得多。

想著想著,巴士已抵達宿舍門口。走進門,置妥行李。明天步入校園,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11/13 舊金山行

DEC 10 2005


首次自行開車至舊金山。

今日之遊,與往昔作觀光客的心情大有不同。手握方向盤,腳踏加油板,條條大路任我行,不必再像從前靠一雙腿走個半死,行程上的安排也自由多了。

首先拜訪一位台灣同學,並參觀其就讀的舊金山大學(USF)。這所學校正在慶祝它一百五十年的歷史,走入美麗的校園,便可看見雄偉的St. Ignatius Church,富麗堂皇,氣勢不凡;也是電影“Wedding Planner”的場景之一。學校座落在山頭,山腳下的Clement Street一帶,已發展成一條唐人街。雖不像市中心那個中國城規模龐大;人來人往,俱是當地居民,另有一番熱鬧。 

從朋友住處離開後,我們先到Golden Gate Park。從路旁向內望,森林密佈,圍繞著公園,只見一條小路蜿蜒而入。不走進去,不知其內有何景物,亦不知其面積大小。聽同學的建議,想先找到Stow Lake,公園裡最大的那片湖,領略其湖光景色。由於未能按圖索湖,信步走來,硬是找不著。和明媛一起走了好久,倒是找到新開幕的de Young 博物館,門口大排長龍。我們也入境隨俗,至少進去裡面上了個廁所。

離開公園,一路往北行,來到Baker Beach遠眺金門大橋。這個海灘以天體營而聞名,此行卻看不到那幅天人合一的景象,也許是季節不對吧!明年盛夏之時再來造訪,希望能一飽眼福,順便嘗嘗在大自然中解脫的滋味。最後來到大橋右側的Fort Point,聞著海風那特有的鹹鹹的味道,看弄潮人衝浪。在舊金山,暢遊於湛藍的天空和高低起伏的丘陵之間,享受那醉人的自由氛圍,令人流連忘返。其實若是心情輕鬆,春城無處不飛花。胸襟開闊,人間自是有丹邱。

 (引 唐. 韓翃,七言詩兩句)

Carpe Diem

DEC 04 2005

12月2日週五下午參加ESL課程畢業典禮。身材豊腴、髮長及腰的班主任Tina一如慣例,總是在開學及結業典禮時提醒所有學生一句話:

Carpe Diem.

“Carpe Diem” is Latin for “Sieze the Day”,即拉丁文的“抓住今天”;也是由羅賓威廉斯在“春風化雨”電影中所飾演的老師,灌輸給學生的第一個人文教育精神。

抓住今天,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它有以下三層含義:

1 掌握自己的人生,發掘自己獨特性,建立自信。
2 了解自己的目標,保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3 培養克服困難、往目標邁進的堅定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