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食品展見聞-提升農特產食品原料附加價值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每年都會接受經濟部工業局委託,對保健食品產業進行調查。根據該調查報告,台灣絕大多數(保健食品)素材仍透過原料貿易商從國外進口。從產業價值鏈的分析,產業中游的保健食品加工、製造廠,以及下游的行銷、實體虛擬通路端都很成熟,但是上游的初級原料與機能性素材供應端,屬於台灣原產的原料算是少數。據2014年穀研所調查有58%的保健食品原料素材仰賴國外進口。植物及動物來源素材,囿於台灣耕地面積狹小且人工成本較高等因素無法大規模栽種達到經濟生產規模,主要都是國外進口。保健食品市場的進口值為275億元(美國73%,日本11%,加拿大與新加坡皆4%),出口值為145億元(中國30%,香港14%,馬來西亞12%,新加坡與南韓皆4%),在技術方面,保健食品業者對研發趨於保守。由此可知,在提升技術與發展出口來說,都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這幾年時常在新聞上看到,因為盛產某種農作物導致行情下跌,農民遭受損失。從穀研所的報告來看,初級原料的供應除了透過原料貿易商從國外進口,也應該可以從產地農民、農、畜、水產品及食品加工副產品來提供才對。能否找出幾種台灣在地理環境或是栽植技術上有優勢的農作物,或是農業的廢棄物,經過研究開發成為方便使用的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劑,一方面幫助到農民,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台灣保健食品素材的自給率,對於整個食品行業是有正面助益的。這個事情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必須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國際其他同質產品相比還要有競爭力才行。

依照上面描述,這次食品展有兩家很好的廠商正在進行。生產各種地瓜食品的瓜瓜園,進行台灣地瓜品種的臨床實驗,對於調節血糖是有效果的。一些地瓜的冷藏、冷涷即食產品也都很美味。另外一家喜美農業生技,透過與工研院與輔大育成中心合作,開發甘藷蛋白,並從綠香蕉萃取純化出綠蕉素、綠蕉原粉末,申請國際專利並行銷。

三種貨幣,兩個人生

一直想寫我目前最經常的出差模式:從台灣搭飛機到香港,坐車通關去深圳。一趟跑下來要花個半天!流程上從訂機票開始,可以透過旅行社也可以直接上航空公司官網訂。趕時間時甚至前一天才從官網訂票,第二天一早就搭飛機。最常搭國泰航空,桃園飛香港一天有十幾個班次可以選擇,感覺像高鐵, 班次密集又方便。要是能從松山機場飛不知該多好!。訂旅館是用攜程網或是agoda(近來多改用booking.com),淡季時真的能訂到很便宜的房間。經常去深圳羅湖區靠近萬象城,常住的酒店就那麼幾家。在廣州因為靠近客戶的辦公室,經常住在一家歷史悠久的英倫酒店,住了幾次後成為會員。在桃園機場上飛機前將台幣收好,在香港搭機或搭船時必需要用到港幣買票,過了邊界進入廣東就使用人民幣或手機支付了。若以加值型卡片貨幣來看,台灣悠遊卡、香港八達通、深圳通三張,加上廣州使用的羊城通就是四張(另外還有上海公交卡跟長沙地鐵卡)。手機的話是微信支付與支付宝兩種都有。

接下來談談在大陸重要的兩件事情,銀行開戶與辦理電話門號。這兩件事不作,理論上與大陸的電商市場體驗是絕緣的。這兩件事一天內就能辦妥。我目前所用的中國移動門號月費是¥58,每個月扣繳。聽朋友說他早年辦的預付卡門號每月只要¥10,到目前都還能用。銀行帳戶到沒什麼花費,辦了簡訊即時通知款項異動,一個月¥2。有了門號又有銀行卡時,就可以在手機上開通微信支付,進入行動支付系統。不過,大陸市場變化的很快,原本許多能作的事情因應最新的政策規定,可能就變得不能作。例如以前在大陸買火車票改成要實名制,現在辦手機門號也要實名制,微信支付也是。自2018年起,開辦銀行帳戶也不像從前那麼方便了。要實名制就表示許多事情必須本人臨櫃親自辦理,這點對於沒有經常往來大陸的人來說是滿麻煩的。如果要想多了解大陸市場的,最好早點把這些事情先辦一辦。

廣東在許多方面與統計數字來看,是大陸最領先的省份,它跟香港的關係可說是千絲萬縷。一水之隔,北面是深圳,南面是新界,每每跨過這條虛擬的界限都很有感慨。也有住深圳的人家將孩子送往香港的學校就學,年紀非常小就跟我們經商的大人一樣,天天忍耐通關的舟車勞頓。界限的哪一邊是比較進步或比較落後,真的很難去說,每人的腦中各自有解讀。也許所謂進步與落後的軸線翻轉或黃金交叉,會經常發生!每個地區或每個人都要為自己信仰的價值而奮鬥。從香港西九龍登車的新高鐵站,非常快的時間內就要開始營運,日後是否能夠一路坐到東南亞甚至新加坡,就看未來的政經版圖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