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司規模:大企業與小公司

剛畢業、找工作,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先找有名氣的大公司,比如說外商或本土大企業。這也沒錯,但以現實而言,大部分求職者第一份工作從小公司,所謂的中小企業,這樣的型態開始就業,是很正常的。

簡單數據分析:依政府108年經濟統計年報,所有企業登記家數為1,527,272,中小企業家數為1,491,420,中小企業佔97.6%。外國公司認許家數為5,346 (辦事處另計),外商只有約五千家。台灣本土大企業說實在也不多,筆者在「台灣公司網」查詢,資本總額剛好一億元的公司,排名列在#17,211~#19,061,若以此標準,台灣所謂大公司家數也就在一萬多家以內。(註:“台灣公司網”的分類查詢功能很好,可在產業細分類去排名公司規模,以資本額排比。)

依個人專長及意願,能進入外商、大企業當然好,萬一一時無法進入理想中的企業,退求從次佳的工作選擇開始職場生涯,不見得是壞事,只要是一份正式工作都能在其中持續學習、增進工作技能。以下就大企業與小公司兩種型態的就業環境來分析。

「大公司有制度沒彈性,小公司有彈性沒制度。」其中包含了經營與組織管理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台灣中小企業多半有一位很認真努力、能力強、資源多的企業主,親力親為,作為公司的核心來推動各項業務發展。中小企業依經濟部定義是指100~200人以下規模公司(依產業別),筆者另外給個實務上的定義:

「日常工作能否有機會見到老闆,和老闆直接談事情?」

有直接和老闆溝通的機會,這是大小公司差別最大的一件事。依筆者工作經驗,比如說幾十人規模的公司,彼此之間都熟識,老闆管理部屬的效率高,層級簡單,容易直接溝通,公司在這個階段不一定有很好的制度,都聽老闆的,依照老闆的經驗與決策力,一切老闆說了算。隨者公司規模擴增,直接管理效率下降,就愈來愈需要制度來管理,對於專業經理人的需求也上升。筆者曾經讀過一個商業理論,最佳的公司規模在150人上下,大於這個人數時,要審慎思考分割部門。讀者可以試想,小公司層級:老闆 → 基層,或是老闆 → 主管 → 基層, 不管是二層或三層架構,溝通效率都不會太差。當層級在四層或更多的時候,層層上報、層層下達,效率很難好得起來。公司高層交代下來一句話、一件任務,就能夠被完美執行嗎?承接任務者理解錯誤、出包、執行不到位都很正常的。話說回來,中小企業裡企業主的角色非常重要,要是沒有辦法適應老闆的行事作風,在該公司任職就會非常辛苦。如果能夠,應在求職前透過任何可能的管道,先行評估好企業主風格及企業文化。

在外商或大型企業,不見得看得到老闆。比如外商,集團總部在國外,派駐台灣區的總經理也就是位專業經理人。專業經理人有時候比較聚焦在短期目標,外商總經理可能二、三年就更換,不見得會用心設想長期利益點與制度面。上千人以上規模的大型公司大概很難遇得見老闆了。直屬上司是主管還是老闆,差別很多,大型機構裡容易山頭林立,常被迫要選邊。

見不見得到老闆最大的差別還有,升遷。假如在老闆面前有表現機會,留下好印象,對升遷來說非常好,至少能受老闆重視重用。尤其在小公司,公司內不見得有好人才,要出頭相對容易。跟著老闆,理解老闆思維,比較貼近公司經營核心,如有心求表現,也能直接找老闆討資源。

在大型企業或直屬上司不是老闆的話,上面一段講到的升遷好處差很多,取得老闆印象分數的機會少很多。表現太好,主管或是其他同仁還要防著你,整個工作場所的氣氛會很不一樣,這在職場裡很常見。不過每間企業文化不同,也有ESG目標定得很清楚,工作環境非常supportive & friendly的大公司,有幸進入這樣企業的要好好珍惜。沒有機會直接在老闆前留下好印象,那就依照公司制度規定來獲取晉升管道。

「大公司員工要看公司,小公司公司要看員工」。

一般來說大型企業,資源多,組織架構完整,不論是B2B或B2C可能都有非常強的品牌優勢,強勢品牌對於整體營收和毛利率的外溢效應很強,給得起員工資源,最有感的就是薪資與福利,作起行銷也比較有機會參與到大型預算案件。總部可能有很強的行銷、研發、銷售的資源,分工明確,可以聚焦在自己份內工作,公司內部每一份職務的工作職掌,甚至工作手冊相對都明白得多,出現問題時該找負責單門找人 trouble shoot都應該有。一般普通求職者會為了較佳待遇進入大公司;有野心、有能力的人則會為了大型企業的資源而進公司,在完成組織目標的同時也達成個人的職涯目標。小公司人少有人少的好處,最主要我覺得溝通直接,溝通成本要小很多,同事情誼也好培養。小公司,人人都要有好幾把刷子,具備多重技能。對於公司經營層面,經常跟著老闆開會,比較能看得清楚生意的全貌,接觸公司的重要商業資源。未來想自立門戶的話在小公司歷鍊是很好的學習過程。至於剛創業、連中小企業都稱不上,只能算是「微型企業」者,所謂公司也就兩、三個人的階段,這時候是很難找員工的。創業者或創業團隊要咬緊牙根,努力撐到下一個階段。

在大企業與小公司任職各有各的好處。在生涯之路從大企業轉到小公司,或者反向而行都有可能發生,求職者仔細考慮利弊之後,勇敢地在工作之間轉換跑道。有時候也看人生機遇,不一定強求得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